(一)省科技创新团队

农副产品生化制造创新团队

浙江省农副产品生化制造创新团队为2009年我省首批获准设立的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团队牵头单位为浙江科技大学、浙江省轻工业研究所、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团队带头人为浙江科技大学毛建卫教授级高工、浙江省轻工业研究所方银军教授级高工、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王茵研究员。成员单位15家,包括高校1家,企业14家。本团队建有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重点火炬企业10家、省级创新型企业1家、省级农业科技企业4家、省级重点林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7家。

团队拥有正高24人,副高37人,博士43人,其中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浙江省劳动模范2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5人、浙江省首批“青年科学家培养计划”1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杭州市“131”中青年人才6人、浙江省“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与成果转化工程咨询专家3人。

团队承担纵向科研项目13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5项,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9项,省部级一般项目73项,到位经费2746万元。发表论文173篇,其中三大索引收录67篇,出版专著或教材5部;授权发明专利80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1项;获得各级各类奖项28项,其中省部级以上13项;完成标准制订35项,其中国家标准11项。建成示范生产线9条,研制新产品31个,实现销售收入26453万元、利税2552万元,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团队成员分别担任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发酵工程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造纸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能源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食品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食品添加剂与配料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化工学会工业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生物工程学会生物资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造纸学会理事长等。主办承办中国•浙江国际农产品精深加工论坛、两届农产品化学与生物加工国际论坛、泛长三角地区食品添加剂与配料行业高峰论坛等学术会议14次。

团队带头人:毛建卫 教授级高工,硕导。1983年浙江大学有机化工专业本科毕业、1989年北京化工大学有机化工专业研究生毕业,曾赴德国纽伦堡应用科技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访学与研修;浙江省151第一层次人才,浙江省优秀教师,浙江省劳动模范。中德农产品加工工业研究院(浙江省引进大所名校科技创新载体)院长,浙江省农副产品生化制造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首席领头人,浙江省农产品化学与生物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省农业生物资源生化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2011计划)主任等。培养与指导(包括与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联培)研究生20余名。

担任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发酵工程研究会副会长、国家酵素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石斛产业科技创新联盟专家组成员、国家酵素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食品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食品添加剂与配料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生物工程学会生物资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农产品深加工重大科技攻关专项专家组成员等。

主持承担国家与浙江省部级重点重大纵向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 收录论文40余篇,著作教材4部,受理或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研究开发新产品、新工艺20余项,产业化科技成果获浙江省部级科学技术奖6项,“三实”人才培养与“三实”文化成果获浙江省人民政府高教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农产品现代物流与安全控制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牵头单位之一)

浙江省农产品现代物流与安全控制重点科技创新团队为2010年我省首批获准设立的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团队牵头单位为浙江大学、浙江省农科所食品加工研究所、浙江科技大学。团队带头人为浙江大学陈昆松教授、浙江省农科所食品加工研究所郜海燕研究员、浙江科技大学张云教授级高工。成员单位10家,包括高校4家,院所3家,企业4家。

团队拥有正高15人,副高15人,博士20人,其中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国家“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1人。

团队加强国际合作,如团队骨干单位先后邀请了新西兰植物与食品研究所、法国国家工程院-国家农业科学院联合研究中心、英国诺丁汉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知名科学家来访指导交流;团队带头人之一张云教授与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开展了深度合作。

浙江科技大学团队在农产品现代物流与安全控制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立项建设期间,研制新型可视化监控冷藏车1辆;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1项;主持国家、省部级项目28项,其中国家国际合作项目、省重大专项等3项;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2项;晋升教授2名。

团队成员分别担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理事、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振动工程学会,理事,浙江省块状经济转型升级专家,浙江省产学研联盟海宁中心主任等。

团队带头人:张云,博士(博士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浙江大学兼职硕士生、博士生导师。现任物流装备技术研究所所长,浙江科技学院省一流学科“机械工程”学科负责人、浙江省“食品物流装备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理事、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常务理事。2006年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2009年入选浙江省首批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农产品现代物流与安全控制”团队带头人之一。2010年4月至2011年9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德国弗劳恩霍夫国家物流研究院(Fraunhofer IML)开展访学工作。与浙江大学、同济大学、TU Dortmund、Uni Duisburg-Essen等国内外大学合作,联合指导培养研究生9人。

主要研究方向:现代物流装备制造技术与系统集成、智能机器制造、制造业信息化。作为项目负责人,领导学科团队承担了“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863计划)、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973预研)、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和一批产学研相结合的社会重大横向课题。相关研究成果处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且与企业密切合作,科研成果产业化程度高,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作为第一完成人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自主知识产权8项,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三大索引(SCI/SSCI、EI、ISTP)收录论文20多篇。


种养废弃物循环利用与污染防控技术创新团队

种养废弃物循环利用与污染防控技术创新团队于2014年初批准成立,由浙江科技大学和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省沼气太阳能科研所、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嘉兴市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诸暨市农村能源办公室、瑞安市农村能源办公室、嘉兴中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10家单位组成。

团队集聚了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和农业产业一线的优秀创新人才,以“高效发酵-发酵物利用-肥料生态化利用-水热炭化-生物炭应用”为主线,通过“种养废弃物高效发酵与脱硫技术研究项目群”、“种养废弃物发酵物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研究项目群”、“种养废弃物肥料化利用及污染控制技术研究项目群”、“种养废弃物水热炭化技术研究项目群”和“种养废弃物生物炭环境修复剂研发项目群”五个主攻方向,12个子课题展开工作,力争形成一个低碳、高效、低成本、易推广的种养废弃物循环利用和污染防控综合技术体系。

团队以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为出发点,以农村生态环境为主要保护对象,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核心任务是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污染防控的技术集成体系,建成国内领先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污染防控创新团队,为区域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和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团队带头人:单胜道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部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同济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生导师,中欧低碳经济推广合作中心副理事长、中国土地学会理事、浙江省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循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选,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废弃生物质能源化炭化、循环低碳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等。近年来,主持国家高技术“86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欧盟专项、科技部星火计划重点项目、世界银行项目、国家发改委项目、浙江省科技重大攻关项目、浙江省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基金重点项目、浙江省软科学重点项目等省部级及以上项目20余项,以及地方政府和企业委托研究项目6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20多篇,发明专利近30项,专著10多部。主持课题获省部级奖8项,其中一等奖2项。




(二)省高校创新团队

流动机械与多相流研究团队

浙江省高校“流动机械与多相流研究”科技创新团队是2009年我省首批获准设立的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由浙江科技大学作为牵头单位,林江教授担任团队带头人。团队由教授8人,副教授7人组成,其中,博士9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5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人,浙江省“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与成果转化工程咨询专家3人,浙江科技大学青年英才2人。团队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研究:(1)工程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及应用;(2)微机电系统的中的流体力学;(3)磁流体技术。

团队主要利用数值模拟和计算机辅助试验技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下,对国际前沿的一些关键性工程问题,如:节能、环保、生物流体等领域中的两相流颗粒和流体的相互作用、传热和流动、流动过程等,进行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理论实验和应用研究。并通过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的执行等手段,转化为经济效益良好的应用产品,获得了一些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对工程气固两相流动湍流拟序结构的直接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研究的空白。

团队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项目10余项,浙江省重大科技项目、重点科技项目等省部级项目30余项,主持浙江省自然基金重大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重点项目、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等项目多项。横向项目近100项,获发明专利等10余项。获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3项、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二等奖1项,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三等奖3项,浙江科技学院校青年科研成果奖一等奖各1项。已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SCI、 EI收录70余篇,主要研究成果在国际能源和电化学领域权威期刊 (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Energy & Fuels等 )中发表。3个自编计算机程序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专利。主持浙江省精品课程建设项目2项、主编国家规划教材2部。负责浙江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1项,主持浙江省教学创新团队1项。

团队成员分别担任中国包装联合会教育委员会副理事长,浙江省机械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能源研究会能源环保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科技大学节能环保与新能源技术学科团队主任。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十二五”高端装备制造技术重大科技专项咨询专家,浙江省装备制造业块状经济转型升级专家组专家,浙江省“十二五”成果转化专家组专家,浙江省特约教育督导员,中国力学学会环境与工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测量学会多相流测量专业委员会委员。团队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伊利诺伊香槟、加拿大研究理事会燃料电池创新研究所等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有科研合作,多次主办承办中国力学学会•环境与工业流体力学论坛等学术会议。

团队带头人:林江,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工学博士,博士后,美国伊利诺伊(UIUC)大学访问学者。入选浙江省151人才支持计划,浙江省高校创新团队负责人,多次赴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主持浙江省精品课程机械制造基础,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浙江省重点教材等多种,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等教学成果奖多项。

长期从事机械制造设计领域的工程和研究工作,近年来重点关注基于流体动力学理论的流体机械理论问题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研究成果曾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励,研究工作得到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的支持。目前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和地方合作项目若干。


滨海地区隧道及地下工程开发技术创新团队

浙江省滨海地区隧道及地下工程开发技术创新团队于2018年批准成立,由浙江科技大学作为牵头单位,罗战友教授担任团队带头人。团队由教授5人,副教授6人,讲师1人组成,团队成员全部为博士,其中包括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151 人才等一批本领域知名学者。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二)以及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浙江省第十二届青年科技奖等 10 项;近 5 年发表 SCI/EI 论文 50 余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等科研项目 28 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42 项。

团队围绕滨海地区隧道及地下工程开发技术基础研究及创新技术研发,形成了三个重点研究方向:岩土体稳定性评价研究、隧道及地下工程建造关键技术研究、地下结构动力灾变控制及健康评估研究。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 初步构建了从岩土体稳定性基础理论研究→隧道及地下工程创新技术研发→地下结构动力灾变控制与健康评估技术的一整套理论和技术体系,极大地推进了我省在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有效地促进了成果转化和技术应用,成为我省科技创新的先导基地,基础研究和服务地方水平在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处于省内领先地位。

团队带头人:罗战友,博士(后)、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建工学院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重点层次和第一层次,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优秀博士后,浙江省首届“十佳”青年教师,“滨海地区隧道及地下工程开发技术”省级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浙江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省级土木工程一流学科及硕士学位点的负责人。

主要从事隧道工程、城市地铁及地下空间开发技术、岩土工程等方面的教学科研等工作。主持和承担纵向科研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EI收录32篇,专著1部,技术规程1部,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获国家科技发明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15项。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318号

邮编:310023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2 浙江科技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5128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616号

Copyright © 2022 浙江科技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5128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616号
Baidu
map